小智说:

袁爷爷,请您安心,一路走好!

吾辈定当自强,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热,不辜负您的期望。

知元

本文首发于智赢有方,转载请申请授权

一直不愿相信,袁隆平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

直到看着载有袁老遗体的灵车,医院缓缓驶出的那一刻,瞬间破防,忍不住哭了出来。

同样痛哭的,医院道路边,自发赶来给袁老送行的成千上万人。

他们之中,大多是年轻人,有18岁的姑娘,也有青年小伙。

大家先是站在那里默默啜泣,看到灵车驶来,哭声不由得更为响亮,不愿就此告别,便情不自禁地追赶起灵车,跑了很远很远。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袁爷爷,一路走好”。然后,一呼百应,震得天地都仿佛染上了悲伤,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那些没来得及给袁老送行的人,医院门口,送上一束束鲜花,一张张留言卡片,寄托他们对袁老最诚挚的谢意和最深切的思念。

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三束带有泥土的水稻。

看到这三束水稻的一刻,我脑海里呈现的,便是袁老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辛苦劳作的身影。

这是袁老留给人们的馈赠,也是袁老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宝贝。看到它,想必袁老也一定是面带微笑,安心上路的吧。

微博上,有人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

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袁老这样的人,伟大到我们总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

所以意外来临时,我们才那么猝不及防。

1

这一次,袁爷爷“食言”了

今年3月份的时候,袁老以91岁的高龄,仍坚持在一线研究杂交水稻。在一次采访中,他曾笑呵呵地提到:

“我应该在百岁之前,完成每公顷20吨的产量,明天,我又要田里去,第一个动作,就是下田。”

“辛苦是辛苦一点,乐在苦中嘛。”

但这一次,他却“食言”了.......

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因为意外,袁老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后医院,进行治疗。

虽然袁老也曾因为极度的身体不适,不吃药不喝水,想过放弃治疗:“退休咯退休咯!不搞咯不搞咯!”

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牵挂的,却还是那一片稻田。

他每天都要询问外面的天气情况,最关心的,永远是“外面几度?晴天还是阴天?”听到天气不好,便会焦急地说道:“这样的天气不行,对我水稻生长有影响啊!”

袁老在人世的最后那段时间,网络上流言四起,有媒体为了一时流量,发布爷爷不在了的假消息。

但病房里,却没有人把心思放到这些假消息上,家人们都围在袁老病床旁,哼唱着袁老最喜欢的那些歌。

《我和我的祖国》《老鼠爱大米》......大家一首接一首地唱,情不自禁地哭了,便出去哭一会儿,控制好情绪了,便接着回到病房,为袁老唱歌。

期间,也不时有人向袁老提及水稻产量特别好,让袁老放宽心。

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袁老的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都慢慢恢复了正常,又坚持了两个多小时,他才安详的,面带微笑离开。

袁老离世时,是13时07分,大家都在说,这是袁爷爷看着我们饱饱地吃完午饭,才欣慰地离开这个世界。

再之后,是袁老的遗照确定,这张照片拍摄于年,袁老65岁时,那一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照片里,他留着精致的寸头,身穿黑色西装搭配白色衬衣,面带微笑,意气风发,目光坚毅且有神地望向远处,是那么帅气又那么可亲。

不知道袁老去年刚养的那只小猫——袁花花,在看到这张照片时,会不会跟我们一样,也是在想着他呢?

花花还没长大,袁老却走了,当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实现时,不知道花花能不能替我们告诉爷爷呢?

昨天上午,袁老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他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却让人止不住地泪目!

这么活泼的一个人,怎么会就躺在那里了?

这一次再见,就真的是永别了吗?

您知道,我们是多么地舍不得您吗?

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风吹稻田,那便是您对我们的回响吧!

2

这才是中国年轻人最好的模样

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非常偏僻,可这两天,无论黑夜白天,地图上过去的路一直是红的,显示交通状况非常拥堵。

在长沙火车南站,还有多名司机,自发免费接送来悼念袁老的外地人。

冒着细雨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送袁老一程的群众络绎不绝。大家自觉排起了等待悼念袁老的千米长队,鲜花如潮水一般铺满殡仪馆。

他们之中,有从千里迢迢的外地驱车5个小时专程赶来的一家人,提及袁老,便眼含热泪:“我们过来不为别的,只为感谢袁老让我们没受过挨饿的滋味。”

有得知袁老去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从邵阳绥宁赶到长沙的85岁老人:“我是农村人,种了一辈子水稻,袁老解决了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我们打心里怀念他,舍不得他走!”

但放眼望去,人群中最多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儿时曾被袁爷爷抱过的一个女孩,特意请了四天假,从自己的学校——内蒙古农业大学摘了黄瓜前来悼念,跨越了多公里,途经袁爷爷的故乡,才抵达他长眠的地方。

一位坐着轮椅的高二学生,不顾天气阴凉,赶来送别袁爷爷,他强忍着哭腔说:“袁爷爷是我的偶像,来见偶像最后一面。”

还有小女孩因为买不到花,从路边山岭上颤颤巍巍地,亲手采摘下一朵朵野菊花,整理成好看的花束,送别袁老。

有人在前往明阳山吊唁之前,在网上发帖,把大家想对袁爷爷说的话,一笔一划地写在自己花束的包装纸上,既帮大家传达心意,也希望袁爷爷能知道,有这么多人在爱着他。

一个92年出生的女孩,正好在长沙办事。噩耗传来时,泪水瞬间溢满眼眶。她专程买了元的花,发了一条微博,称可以帮人送花,悼念袁老,但不收钱。

人群中,有许多外卖小哥的身影。外地去不了的人,通过网购给袁爷爷送去鲜花,那些外卖小哥,徒步几公里,到达吊唁点后认认真真地送上鲜花,摘下帽子,鞠了三个躬才转身离开。

也有小孩,在去吊唁袁爷爷的路上,为雨中站岗、维持道路秩序的小哥哥撑伞。因为身高差距,孩子不得不努力举起胳膊,可即使疲累,他们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前来送别袁老的,还有不少儿童。她费力地举着手里的菊花,生怕花朵受到一点损坏,就不能送给亲爱的袁爷爷了。

这一幕幕,皆是那么催人泪下。

大家怀着同样悲恸的心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送袁老最后一程。

3

这才是纪念袁老的最好方式

在这段时间里,有无良媒体,在袁老走之前,为了抢首发新闻流量,便毫无底线地发布假消息。

有一些丧失良知的键盘侠,在网络上随意地侮辱谩骂袁老,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真情实意地为袁老离去而感到悲痛的人,是用行动为袁老送行的人,是立志践行袁老遗愿的人。

是啊,一个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爱戴不拥护的民族更可悲。

中国梦的实现,靠的肯定不是这些没有底线、肆意诋毁他人的人,不是那些流量和网红明星,而是像袁老这样,埋头苦干、一心为民的国之脊梁。

也只有像袁老这样,撑得起我们祖国繁荣富强的人,才是我们最崇拜的榜样,最该追的星,最敬仰的英雄。

在人们写给袁老的悼词中,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有那么多人,被袁老的精神感染,并内化于心,激励着自己前行。

“从此以后,碗中有米,心中有您”

“感谢您,毕生发光发热,坚守使命!我们定会心存感恩,珍惜当下!致谢致敬国士袁老!”

“做好眼前事,在被需要时体现价值,就是对您最大的缅怀和致敬!”

“我们定当努力,不负韶华,做一颗向上的小种子!”

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这场向袁爷爷学习的行动中。

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属于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以青春的精神不断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打造蓬勃向上的中国。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中国,未来可期!

袁爷爷,请您安心,一路走好!

您播撒在我们心中的,那颗创新与奋斗的种子,必将破土重生,灿烂绽放;

您的禾下乘凉梦,也一定不会只是梦,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我们一定不断攀登高峰,实现您的赤子之梦。

吾辈定当自强,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热,不辜负您的期望。

待星火满天,稻谷飘香,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请您重看人间,那便是我们对您最好的纪念。

平台简介:智赢有方(ID:gh_2ff0db)《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版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jz/1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