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为洲,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高中语文教参特约撰稿人,《新作文》特约编委

句群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一、句群的特点

1.组成句群的每个句子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都有自己的语气语调;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叹号或问号来表示。

2.构成句群的几个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有条理地组合起来,前后衔接连贯。

3.一个句群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句群中所有的句子都围绕这个中心,从不同方面或不同角度引申、发挥。

[例1]①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②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③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④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松树的风格》)

——由4个陈述句构成。第①句是中心句,第②③④句解说第①句;第②③④句,又是先分说,后总说。

[例2]①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场,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②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③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④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⑤我怎么比拟得出呢?(《绿》)

——由5个句子构成,其中3个陈述句,2个疑问句。第④⑤两句是中心句,意思是,梅雨潭瀑布的绿之美我无可比拟;第①②③句说无可比拟的原因。

二、句群与复句的关系

(一)句群与复句的相同点

1.组合方式相同:或按一定的语序组合,或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2.关系基本一致: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与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基本一致。

[句群]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句号)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内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听潮》)

[复句]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逗号)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内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二)句群与复句的不同点

1.有无独立性:句群中每个句子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句子之间在书面上用句号、叹号或问号表示;复句中的分句没有独立性,分句之间在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2.关联词语的使用:句群中的关联词语不能成对使用,也不能用于第一个句子,只能用于后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可以成对使用,也可以单独用在前一分句或后一分句。

[复句]我(由于)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内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三、句群与段落的关系

句群是最大的语言单位;段落是最小的文章单位。

(一)句群与段落重合

说起野花,也是海岛的特色。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黄花,散发一股清爽的香味,黄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火焰般的野百合。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会闻到野菊花那股极浓的药香。到冬天,草黄了,花也完了,天上却散下花来,于是满山就铺上一层耀眼的雪花。(《海市》)

(二)句群小于段落

①当那连绵的山雾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上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②这种云叫卷层云。③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要转阴。④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和月亮,就象隔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⑤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⑥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⑦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密密层层地布满了。⑧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⑨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看云识天气》)

(三)句群大于段落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

说明下面两个句群的特点。

1.①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②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③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④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2.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③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的细胞液里都含有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④当它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⑤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黑色,如墨菊、黑牡丹便是。⑥而当它是中性的时候,则是紫色。⑦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附:课后练习答案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1.这个句群由4个句子构成。第①句是中心句,告诉我们语言在“变化发展”;第②③④句解说第①句。

2.这个句群由7个句子构成。第①②句是中心句,意思是,花儿这样红(艳丽多彩)首先在于它的物质基础;后面5句全是对此所作的解说。

姚老师讲语法

相关链接

双节日,姚老师公益“语法”讲座(50讲)盛大开启!

听姚老师讲语法(1):中学生要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听姚老师讲语法(2):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

听姚老师讲语法(3):自由、半自由和不自由语素

听姚老师讲语法(4):词的构成(一)

听姚老师讲语法(5):词的构成(二)

听姚老师讲语法(6):词的构成(三)

听姚老师讲语法(7):名词和动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8):形容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9):数词、量词和代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10):副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11):介词和连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12):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13):词的兼类

听姚老师讲语法(14):正确地用词

听姚老师讲语法(15):短语的成分

听姚老师讲语法(16):短语的成分(续)

听姚老师讲语法(17):短语的类型——按功能分

听姚老师讲语法(18):短语的类型——按结构分

听姚老师讲语法(19):短语的类型——按结构分(续)

听姚老师讲语法(20):复杂的短语

听姚老师讲语法(21):复杂的短语(续)

听姚老师讲语法(22):符号法和框式图解法

听姚老师讲语法(23):短语的功能

听姚老师讲语法(24):句子成分

听姚老师讲语法(25):分析句子成分

听姚老师讲语法(26):句子的主干

听姚老师讲语法(27):单句?主谓句

听姚老师讲语法(28):单句?非主谓句

听姚老师讲语法(29):单句?特殊句式

听姚老师讲语法(30):句子的用途

听姚老师讲语法(31):正确地造句

听姚老师讲语法(32):正确地造句(续)

听姚老师讲语法(33):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听姚老师讲语法(34):复句的类型(一)

听姚老师讲语法(35):复句的类型(二)

听姚老师讲语法(36):复句的类型(三)

听姚老师讲语法(37):紧缩复句

听姚老师讲语法(38):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听姚老师讲语法(39):多重复句的分析

听姚老师讲语法(40):多重复句的分析(续)

听姚老师讲语法(41):正确运用复句

听姚老师讲语法(42):正确运用复句(续)

下面的教辅助书是给语文老师和学生们准备的,来自名社名刊。欢迎进来看看。

点击中间区域的小程序码,或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进入“水先生的小书屋”,如有特殊需要,可直接联系“水先生的小书屋”店长小香,手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jg/1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