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清明的到来,意味着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经过了一整个冬季的缓慢代谢,人体积累的废物也需要及时排出,清明正是上升清气、清除浊气的好时节。因此,清明前后应注重对“气”的保养。

清明过后,养生牢记“5个忌”

1、忌静清明时节,养生重点在养阳。因此,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不可闭门不出,要多外出活动。2、忌湿清明时节,冷暖空气交替,空气湿度明显增大,应多开窗通风。3、忌冻“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清明节后不能立即减少衣物,尤其是老人。要捂住脚、腿,继续穿一段保暖性好的棉裤,不能随意过早脱去厚棉袜,也不要过早穿单鞋。4、忌酸春季肝气旺盛,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此时宜减酸增甘,调养脾胃。可食用大枣、蜂蜜、枸杞、莲子等甘味食物。5、忌郁郁闷伤肝,应尽量保证心情舒畅,清明时节,大家要防止思念过度,悲伤过度,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

清明时节,常饮四汤

荠菜扇贝汤

食材:荠菜克,扇贝肉50克,枸杞子15克,生姜15克,盐适量。做法:1、荠菜洗净;扇贝洗净,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后,将扇贝肉取出待用。2、锅中加入适量冷水,放入扇贝肉,煮沸5~10分钟。3、加入荠菜、枸杞、生姜,再煮3~5分钟,荠菜变软微变色,肉熟汤成,加入适量食盐调味,盛出即可。养生功效:养肝明目,调养脾胃荠菜:甘、温,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扇贝:含有极为丰富的锌和钙,可以帮助促进新陈代谢,与枸杞子同用,调养肝脾。

莲子心:降心火

因着急、心思过重等原因引发心火,而出现失眠、心烦、舌尖较红或长口疮的人群,可用莲子心和绿茶泡水喝。

野菊花:降肝火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踏春由来已久。

梨汤:降肺火

因吃得太撑或穿得过暖等引发肺火,导致咽干疼痛、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发烧、鼻出血等人群。除了煮些梨水并保证充足睡眠外,在饮食上可以吃些白萝卜、芹菜、菠菜、香蕉、苹果等凉性食物。少吃肥肉、巧克力、甜食等热量高的食品。

如果你想加入阿佘靓汤粉丝大家庭,了解更多时令养生小知识,请扫码或者长按识别即可添加阿佘靓汤小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