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兵台,在悠悠岁月中承载着属于历史的,永远也消弭不掉的气息。那么,更何况此刻是在秋声四起的黄昏细雨中。穿过雨丝织成的雾帐,我的心如同是在穿越辽远广阔的历史。走向这座石城,似乎是行走在一种雄浑与恍惚的氛围里,兵盔甲胄,丝弦悠扬……春秋战国历史的竹简上,齐长城那深邃又辉煌的笔触,像一簇不熄的火苗,一直烘烤着它所跨越的山山水水,流溢出恒久的温热。引前人、今人拣拾一些碎片,捧在心头,浸润一种向往。在这岳阳山支脉的黑山上,东西长八百米,宽八米的亮兵台遗址,在细雨中静立。蜿蜒向上的台阶、城垛、烽火台氤氲着古老又鲜活的馨香,一砖一石都写满了传说和故事,让思绪在某种昭示下去捕捉、去回想:传说曾有鲁国男儿子鲁与齐国秀女子齐,因齐鲁之战而挥泪斩断了情丝。后子鲁成为鲁国将军,身为孙武孙女的子齐女扮男装拜为齐国司马。子鲁联合楚国攻齐,子齐却率兵攻楚。齐侯不解,怒斥子齐。子齐解释说:“鲁弱齐强,故对齐国威胁最大的是楚国。楚不犯齐,是因鲁为齐之屏障。鲁亡,齐将孤身受敌。‘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我发兵救鲁,实是为救齐国啊!”齐侯遂转怒为喜。后子齐又献一策:“当今时局,瞬息万变。从长远计,明公何不西起防门,东至琅琊台,沿山路筑起一长城,以固国防,此乃保国之百年大计。”齐侯应允。不久,齐、鲁两国君臣会盟于石城。女乐队中众星捧月翩翩走出婀娜子齐。两国在这里举行了亮兵仪式,以示平息战火、永结和好。一对痴情恋人也在此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从此,人们便把这座后来连接了齐长城的石城,命名为“齐长城亮兵台”。亮兵台的传说,包含着的是千古以来人们对和平幸福的渴望,而那兵戈戎马中的一段美丽奇缘,使亮兵台也因之拥有了温情脉脉的一页。亮兵台处在黑山主峰西侧。细雨荡涤了喧嚣和尘土,远树近景都浸在一种缥缈的温润中。来到点将台上,临风望远,山花野树,村田阡陌以及天空中飞雁鸣铅云的景况,不由人心生万千感慨,脑海中悠然而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诗句。此时的秋风秋雨也摈弃了“愁煞人”的意境,甘冽幽香如醇酒,开怀一饮,怀古之情就在醺然薄醉中萦怀而生了。亮兵台下草木已不再葱茏,而牵牛花和野菊花却开放着秋天的内涵。古人曾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而到了黑山,如果赶上了秋风秋雨,那么,心就会被融化在此情此景中了。自然的韵律是靠心去倾听的,使历史弥漫成一道道风景是智者的追求。我愿黑山暮雨的浩淼烟波能延绵永远、永远……作者简介:邵伟,笔名:月移花影、依依等。文章发表、入选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等国内外刊物余万字。诗歌多首在中国作家网首页推荐、入选一周精选,入选中国诗歌网“中国好诗”“每日好诗”。小小说、散文多篇在中国作家网首页推荐、新作快递并入选市级高中乡土教材、由市级电视台拍摄为MV播出。主编散文集与古诗词集两本,著有四本合集。现任博山区作协主席。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省诗词学会会员、省写作学会会员、淄博市作协主席团委员、市诗歌学会副主席。是第八届淄博市文学艺术界德艺双馨优秀个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创作成绩收入《山东作家辞典》。壹点号博山区作协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1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