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是一瞥的初见从杨染到柯仙
作者:袁伟望 从西门城楼出发,盘盘绕绕一个多小时,到完全是山区的杨染香榧精品园,驴友们一路的兴奋,一直感染着我。一下车,一片“芦花”,成了我今天最美一瞥的初见。 杨染,其实我是来过多次的。那是因为“飞地”,因为“广”与“染”,因为峡谷景区的开发,因为喜欢山水。杨染的香榧历史、杨染村狮虎守水口的故事,还深印我脑海。背包行,休闲走,深秋守着篝火,搭帐篷露营大松溪的山岗上,碰见情侣团队深情探游月亮湾的浪漫,种种美好留在我的记忆里。走过一段斜切山岗的路,边上已被开发,种植着香榧树苗。“现在是山泥路,有点滑,走慢些,踩稳。”领队提醒着,让我们拉开些距离,慢慢下行。我知道,现在是一条下切山谷的“流水”小道。一谷的竹林杂树,坡陡,路窄,还有巨石嶙峋夹道。因常年少人走,泥绿苔滑,落叶积地,片石松动,路不像路,不好走。驴友们互相搀拉着、照应着,我也专注小心地伸脚踩点,手拉着路边的竹子借力,一步一点,跟着下走,且走走停停。这时,如果能发现美,除了竹林和闪现在坡上随时变化着的队列,当是牵手的美了。一个人站稳了,转过身,回头,向上伸出手,接着伸过来的手,一手托举着,一手保护状期待着,指点着要踩着力点的石块,说着“小心,踩稳。”一步,一接,一托,又一放,再牵,送走一个,再接下一个。大家互相提醒着,一步,一步,沿着坡谷小道下行,此时的人们都是标准虔诚的低头族,有时专注,有时笑意盈盈。感激在脸上洋溢。坡谷幽幽,汗还是出来了。好在专注在走路上,没太在意,似是一晃,就走到了台阶路。再下行,就到景区富有诗意的月亮谷了。心情一松,驴友们说说笑笑的天性又释放了,有人建议:来段音乐。领队除了对讲机,还真都是带了播放机的,音乐就在山谷里响了起来。“到了,到了,月亮湾到了。”驴走中,也总有热情的驴友会适时地向行走在后面的队友呼唤鼓劲。没到月亮谷,吆喝一阵也是快乐。此时听到鸟鸣林间,感觉特别亲切。什么鸟?真不知是什么鸟,现在还能鸣叫在林间。 我们到的是松溪十景第六景,叫丹岩翠谷。林荫中忽见到开阔谷地,眼睛为之一亮,溪谷边的树,长乱石间,虬根错结,树干遒劲,枝梢横斜有致,杂间黄红树叶,只觉美艳漂亮。迎接我们的思远亭,造型倒没特别的,六柱六翘角,亭柱刻有一联:“继孝先以授丹鼎大道,启抱朴而传灵宝正宗。”像是说的葛玄、葛洪等人的事迹。亭东侧有一水泥桥就溪中乱石横溪而铺筑,有拱圈,构成美丽几何图景。桥两侧有巨石沿溪错落踞伏。这里是驴友们喜见的山、水、石组成的疏朗秀丽溪景,也是最易出大片的地方。更别说峡谷两侧山峰的苍翠雄峻,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让人们不时地仰望。据说,那里面可是有李白梦游所记的仙人峰、天姥峰呢。情侣展情意,真驴摆酷姿,摄影师展才艺,亲水的,这水太清了。甚或还有人说,这水太像我们广远那地的,清,亲——我知道了,我们这一群驴友中有来自四川广元的小伙(广元市早我们县获“中华诗词之市”称号,读唐诗,我对广元留有深刻印象);还有涉水跃水,攀巨石上,或坐,或立,或展姿招人拍照片,一展爽朗的——此时他或她的登山杖的指天功能得到大发扬。山水领队又多是爱山水爱摄影的热心人,“来来来,拍照片,拍照片”。最后,当然少不了待人齐了,来张全体合照,这合照又随山、水、桥、石,见出别致。这场景里面,有种种精彩,可让人带回去品咂回味。我也最喜欢静静地享受人们在山水间的这种自由与“放浪”。 这里不是月亮谷,浪漫的月亮谷还要往里走。最美不是一瞥的初见。月亮谷,见过多次,还想见。月亮谷的美丽不是“月亮谷”,“月亮谷”三字已经够美的。月亮谷的平滩、丹崖、岩洞,那一湾静静引你深入的溪水,还有那份色彩丰富的山色变化。平滩平坦开阔,丹崖醒目亮眼,岩洞幽深叵测,静水引你向往咚咚泉水,谷地侧峰苍翠引你深情向往蓝天、向往飘飘的白云:月亮谷,让你浪漫情深。回想情侣的探游,也许他们就为这一份浪漫与美好与向往与深情。我走进,人走出。他说,唔,这地方真好。我知道,他的美好在遗憾,他没带情侣前来,只纯粹感受了月亮谷的纯净与美好,他没法体验动人之美,他或许想象与情侣一道再来!这一湾真的好,我看到一对情侣在那儿撩水嬉戏。我静静地看,不出声。呆坐会,回走。看到神龟吐纳、墨石滩,夹道的巨岩,溪中的元宝石,看到溪边岩石间的树,跳跃在溪边的路,叟岩,朝天阙……回见思远亭,我一激灵,“嗨”地回头打个招呼,表达一份欢快,心情。走着,我感觉一路都是美景。 美景,在峡谷一溪。穿越过充满想象的大千世界百兽阵、龙鳞园、在水一方,看过羡鱼亭,见到天水坪,我想到福建白水洋。白水洋,国家5A景区。“洋”字寓意开阔,白水洋水流面广。天水坪,坪,平而宽坦,面积没白水洋大,水没有流动。但天水坪上的一巨石,广有三丈,粗而平滑,起伏柔曼,宜坐,宜卧,宜席,宜设酒同醉,这却是白水洋没有的。巨石边上原有清风寨,现寨屋仍在。寨前,有一刻“酒”字的巨石,让我端坐回味想象。天水坪边上有景,号天水三绝:金碧辉煌黄板滩、玉佩澄清翡翠潭、流光溢彩七色潭,还有人间百态镜生园。也许太羡慕美景,在黄板滩,我心念被美景一挑,想亲近那澄碧溪水,一跳,左脚一扭,登山杖飞出三四丈远,跌坐溪滩边。这离神仙坐已不远,是不是让我在神仙坐这里多坐坐?看着,脚腕处呼呼地肿起来,“泡水中,泡水中”,我真亲水啦。领队中有带了绑带的,帮我固定,指点我24小时内不要用药,不要按搓,之后热敷用药。提醒我,医院看看。我没太当回事。神仙坐没法上去坐了,继续随队伍往前走,现在只能老老实实地在路上走,什么都不能亲近了。但游仙亭的那簇黄花,我还是亲近了。怕影响整队的速度,我只是不停地走,万石布阵过了,松溪洞天到了,队伍休息补充能量。我在稚川亭停歇。旁有《稚川亭记》:“葛洪,字稚川,东晋句容人。其学博精通,儒道医兵诸家为当时之冠。先生寓居东南仙踪颇多,惟隐居台岳松溪炼丹著书十年。其后裔居宁邑有三万之巨,台岳松溪或为抱朴子诞生之地……”。趁大家休息,我慢慢“赶路”,独自过摩崖栈道、伏波台、乱藤成荫,来到了原来的游船码头。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阆风晨渡”,也许是“晨”字太局限,面向码头的石碑展现出来的是“东天台山”,“阆风晨渡”被隐在背面。现在水库水位很低,码头高高在上,原来让游客一上码头就感觉很美的台阶松林,地上满是松针黄叶,那挺拔松姿依然动人。五间屋面长的“阆风轩”仍完好无损。“阆风轩”匾额为宁海著名女书法家王蕊芳题写。联语仍清晰可见:“雪山西来灵粹毕集神仙地,台岳东门遗世独立阆风山”。 没有什么情况,我们只要沿栈道走出就可直接到飞龙桥,再上一个岭到柯仙,就可结束今天的驴走。也许好事多磨吧。一对父子过来,等得焦急,先走栈道,不想,栈道那边有一道铁门挡着,过不去。细看,电焊焊住了,什么办法也没有。队伍过来,领队再探,想过浅水处翻越,或半途翻山横穿,都没有可能。这也许就是驴走的精神吧。毫不犹豫:回撤。其实,这次回撤却是最好的。回撤,让我可以“正面”“正道”,再看一次这个即将消失的美景处处的大峡谷。回走的路途上,原来没留意到或被忽略的景致,重新在我面前一一展现。云梦洞就在路边,似乎伸手就可触摸;伏波台还有《伏波台记》可读;“冲虚台”刻在巨石上,“虚”字让人费猜疑;《桐柏台记》说到了王子乔的故事;情结轩原来是因崖壁长一棵盘根错结“情结”树而建而命名;玄关阵出现在道旁,不走过且到旁边去探头看一看,还真不知道;众妙之门,原来是开在巨岩之间的,人需得低头弯腰而过;狮虎象等四象阵是夹在溪涧正中的;游仙亭原来是让我们歇息的:“出万石布阵稍息,入天水三绝濯足”。哈,我在神仙坐旁濯足是有天意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原来是夫子们在提醒我,在清清松溪水中要多逗留会儿,可思清浊“自取之也”(顺便说声抱歉,我没濯足,我只是冷敷,在溪水中泡了三分钟,除了这个,我这次在这里,真只留下脚印,没留下别的)。再跨钢梁架设的溪中拱桥,也别有一份意趣,不是?“黄板滩”三字,原来在溪对岸双叠巨石上向人们打着招呼;黄板滩一巨石上还刻有这样的文字,原来没留意到:“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松溪望八荒”。黄板滩,七色潭,真色彩鲜艳斑斓,虽不及九寨沟深碧多彩,但那色彩在水中荡漾,真会动你心房,也真会让你“心旗荡漾,神驰魄往”。原来清风寨还是有“宁海天工民俗博物馆”可供人参观的……。 队伍回到思远亭,再攀岭,原来这一带是要开发成“灵宝寻踪”景点的,是为松溪七景,要展示葛巢甫(灵宝派创始人)及葛玄、葛洪、鲍仙姑、郑隐等人所呈现的养生隐逸文化的。这些个人有些虚,好在没有开发,我心里这样说。再上,人是累了,却见到了天才李白的梦游文化。此处,为松溪八景、九景:天姥吟别、青崖白鹿。到此,可以想见当时景区开发者对大诗人李白的敬仰。李白,这个天才,有时是被捧到超越杜甫之上的。说真的,我也敬佩天才李白的飘逸,广元嘉陵江畔蜀道诗歌大道,有五个部分十二个节点,精选86首诗,开篇选用的就是李白的《蜀道难》。现在,借此回撤,我重温一下李白的诗篇,也是特别有些感觉的。毕竟《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意境雄伟、堪称绝世名作的游仙诗,是太有点浪漫情意与色彩的。人生,潇洒出尘难,偶尔借此山水浪漫出世一下,也多会有些妙怀意趣的,不是吗?“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景致没有,心意却存。等到拜经台,远眺群山绵延,俯瞰峡谷风景,再走松林夹道,大松溪“松溪”两字,意味尽出。至于是否“千古诗心碧松林”“几处游人话沧桑”,至于此处是否是真天姥峰、仙人峰,是否真有仙人相聚聚仙屏,已经无关“紧要”。心中存有一份浪漫想象,却是此时最好最好的感觉。松台夕照,今天是没有机会享受了,意味倒是可以在松林路途中领略。我脚痛着,心却畅快着。《拜经台记》说着太上老君的事就不说了。而《天姥峰记》倒有必要记上一记,因为此为“神之游也”。“明万历七年新昌县志载,天姥山在新昌县东南最远之角,即今双峰乡(原新昌飞地现天河景区)大松溪之右岸,其天姥峰多黄山虬松,拔地千尺,峭崖如削,游客拾级登聚仙屏,与天姥峰抵面,西望华顶,东临峡谷,栗深林兮惊层巅,太白梦迹,神之游也。”今天也是“神之游”,我见到了多年前所见的两棵虬松。松树一向为我所喜,今天再见虬松,我盘桓留恋许久。让人给我与松留影,却因光线,那人却让我与松分离。 最美不是一瞥的初见,最美在不断的回味。再行进中,我见到了王家染村东面的白溪水库景致,见识了长在路边的小小猕猴桃,见到了村民正在采摘柴籽——现在有些美食家很向往的柴籽豆腐的柴籽。两个多小时,行走在水泥公路上,这对我是极艰难的“跋涉”考验。忍着痛,终于过了飞龙桥,一步一撑地到了柯仙,到了来接我们的车上。痛着,坐下,就真一动都不想动一动了。车还没满员,还要等人。想着,一边想着痛缓解着,一边笑着回应着驴友们的关切。坐在车上回味着一路所见的松林松针、水杉林水杉的色彩,回味着那淙淙清澈的溪水,灵灵的溪石,还有路边的野花,飘飘的枫叶,忽想起邓丽君的《枫叶飘飘》。最美,不是一瞥的初见,最美在哪里呢?我望着窗外发呆。 野菊花又开了 红的艳白的娇 开在月夜开在山冈 朵朵花含笑 枝头上枫叶飘飘 枫叶飘飘秋已到 花在风里飘树在摇 秋色多美好 秋色多美好!野菊花开了,野菊花开了。野菊花原来是可以开在大峡谷的月亮湾、月亮谷的。原来,最美可在一瞥的初见,更可在之后过程的无限的回味中。最美,不是一瞥的初见,一瞥最美的初见,美不过过程的久久回味……回程路上,有一段路一直绕着水库走,我望着车窗外,最美,最美在我最感觉最痛楚的时候。我笑笑。不知你看到了我的笑没有?我心里说着:今天,我只想说一句话呢。大峡谷,再见!再见,浙东大峡谷。 说着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中出现的情景是,双向行驶的游艇,穿过白色的飞龙桥。天是蓝着,水是碧着,山是青翠着,云在天水间,是飘着,荡着,荡着……。 THEEND 驴友们都在看 一路风景——从白龙潭到五松坑 起步上里坑 白龙潭“闲”走 马拉水瀑布 满山岛:一座神秘的海岛 去礼村走走 暗岩与明岩庵 快来看!“5.19”国徒步大会,你在吗? 桑洲,春色正好…… 清水溪 □作者:袁伟望(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会员) □审核:野客 □编辑:清溪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zl/7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养生这些中药夏季泡水喝最好
- 下一篇文章: 荷塘散文野菊花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