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第三届诗教年会

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理念方法技能

——我看第三届诗教年会的两节理论课

河南省三门峡市诗教联盟马肖克

年12月23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歌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收获颇丰。我特别去听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歌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宜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诗歌教育委员会导师郭艳梅(笔名黑女)做的《什么是意象》和《去蔽创造立人》的诗教理论专题报告,两位老师既是诗教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著作颇丰的诗歌创作者及诗歌理论研究者,他们的报告提纲挈领又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诗歌的根本特征及诗歌教育的终极目标,让我深受启发,并对诗歌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王宜振老师的报告《什么是意象》立足于诗歌的意象探讨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他分析了诗人以意象写诗的过程:诗人将现实世界化为主观情思,再把主观情思转化为意象,以意象准确、完美地表达出丰富、深邃的情思,所谓“立象以尽意”。并颇富创意地将意象细分为实象与虚象两种,并以李白的《月下独酌》、蓝海文的《三个月亮》、王宜振的《大太阳的小房子》为例,指出实象与虚象的区别:实象是描述性的意象,虚象是虚拟性的意象。实象、虚象相结合,才能将主观情思表达地更加巧妙、准确。接着,王老师运用意向分析法赏析了鲁藜的《泥土》、杨牧的《故乡》、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热爱这土地》,将写诗的秘密与读诗的要领深入浅出地揭示出来。

听了王老师的报告,我感觉与会老师都可以轻松地把握诗歌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这节课对提升诗教老师的诗歌鉴赏能力大有帮助,以后老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分析名家作品、评价学生作品时,都会更有方向感和原则性。王老师的这个报告,可以说是一次对诗教老师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培训。

郭艳梅老师的报告《去蔽创造立人》立足于当下教育的问题与诗歌教育的功能,给我们指明了诗教的方向。郭老师从教育专家钱理群先生的忧虑与发现谈起,得出教育就是要求实、去蔽、创新的结论。而诗歌教育则可以达到“立言以立人”的目标,正是解决当下语文教育功利化、失魂化的最佳途径。接着,她综述蔡元培、苏格拉底、但丁的观点,指出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力,而诗歌教育是生命教育,目的是立人,是教育中的教育,是水中的蜜。

为了阐明诗教“立言以立人”的目的,郭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诗教是师生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诗是生活的心灵化与自我教育、诗的形象之美能促进人的完善。她以诗教中的实例结合威廉·华兹华斯的《彩虹》、金波的《黑蚂蚁》、鲍罗杜林的《刽子手》、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阐述了诗教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关联,诗教促进生命的相互尊重,诗歌的美育功能可以塑造完整而超脱并拥有创造力的人的观点。我个人认为,郭老师的报告颇具反思精神与前瞻性,不仅指出了当下中国教育的困境,并在如何突破困境上给出了一定的回应,体现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意识与责任感,以及一位诗人对诗歌教育的自信与使命感,令人感动。

我觉得,这次诗教年会上,王宜振与郭艳梅两位老师的报告起到了画龙点睛、引领导航的作用。他们理论上有高度,论证上有深度,从诗教现实出发,切中实际工作中的疑难点,既体现出师者的一颗拳拳育人心,又体现出导师的一篇谆谆教导情。相信在更多诗教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诗歌教育会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下一代的成长做出更大贡献。

爱孩子的何老师

——参加“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诗歌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有感

陕西省西安小学冯爱虎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诗歌教育委员会第三届年会虽然已经结束多天,但非凡的诗教课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何夏寿老师,我从没想到我会遇到这样可爱的老师。他六十多岁了,可是怎么看都像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他讲话幽默,步履轻盈,笑容满面,尽管后来仔细看,他的腿因为残疾走路异样,但我还是被这位老师通体散发出的那种来自儿童才会有的朝气和能量所打动。

“菊花残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那拿着话筒自在歌唱的可不正是何老师吗?他还会唱周杰伦的歌?台上台下沸腾了。

“想知道周粉(周杰伦的粉丝)长什么样吗?”

“想!”小朋友大声喊。

“看看我就知道。”何老师的话一下子引起哄堂大笑。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孩子们追着这位“歌星”老师从《菊花台》里很快提取了写诗的方法——“无中生有”。总结方法的孩子被老师给予美称“高子同学”。

“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贴名牌。”没错,这是何老师童诗创作课的环节,何老师让孩子们从一组秋天的图片中找出代表事物写成名牌贴在黑板上。接下来,就要用“无中生有”的方法选择黑板上的名牌创作诗歌了。

这老师太好玩了,如果好老师唱一首孩子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就已经把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点燃了,而何老师的唱歌、幽默、玩游戏彻底让孩子们的心臣服了。看看孩子们创作的诗歌:

摘一个石榴

剥开了一个秋天

我摘一些在嘴里

我嚼碎了秋天

在何老师的课堂上,我也情不自禁地创作了一首诗:

银杏叶落了

我听见秋天落地的声音

那声音金黄金黄的

碰一下

就有成熟的味道

写完诗的孩子们被分成诗圣组和诗仙组,分享的时候,还要孩子们认真评价,如果觉得不能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还可以推荐自己。

如果你以为最精彩的部分结束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何老师在课结束的时候又抛出一个“彩蛋”:用诗的方式说说上课和下课。

何老师:上课的时间像个乌龟跑得很慢很慢。

学生:下课的时间像只兔子跑得很快很快。

何老师:上课的时间像冬天很冷很冷。

学生:下课的时间像夏天很热很热。

太好玩了,这一次真的下课了,孩子们不愿意走:老师,留下你的电话,给我签名。人群沸腾了,和老师这次收获了一大群“河粉”。

台下的我也成了“河粉”,王宜振老师介绍何老师诗诗歌、绘画、戏剧跨界高手,我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zl/1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