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吟余忽惆怅一首诗,写尽乡愁,道出人生
北京看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文/绿窗花影 上期讲了王禹偁的《点绛唇·感兴》,在词人笔下,温婉的江南,笼着烟雨,如诗如画。他的语言清丽,笔调豪迈。一句“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伤感了千百年,然而很经典。他一生仅存一首词,臻至完美,“堪称宋词之先导,词史之丰碑”。 除了词,王禹偁还写过不少的诗和散文。语言一律简洁流畅,风格古雅简淡,清新而又平易。 他的写景抒情诗,尤其清丽可爱,饶有风韵。能从平淡的景物之中,发现美、捕捉美、再现美,已经很了不起,又融入自己真切的情感,最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这就是王禹偁的过人之处。 这期,来赏读一首《村行》。读来情味隽永,写尽了乡愁,道出了人生的无奈。是历来传诵的经典名诗。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路畔的野菊花初绽花颜,黄灿灿的,招人喜欢。诗人坐在马背上,悠然而行,边行边赏。 秋天的景色使他陶醉,不由得心旷神怡,兴致也格外悠长。诗人信马由缰,不知漫游了多久?直到日落黄昏,他孤独的身影仍穿行在旷野里。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傍晚时分,天色柔和。诗人侧耳聆听,千山万谷回荡着天籁之声,数座山峰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静穆无语,显得宏伟瑰丽。 林中的喧闹与静谧,如此和谐。喧闹的是鸟声,蝉鸣与虫叫,还有松涛阵阵,流水潺潺。大自然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与清凉的晚风一起拂过耳际,使人身心静谧安宁,什么也不想说,抬眼望向亘古不变的山峦,亦是不言也不语,沉默如谜。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的秋叶,飘落一地,好似胭脂一般,红得绚丽迷人。一畦荞麦地,花开似雪,秋风时不时地吹来阵阵芳香。秋天是慷慨的,它又是无比的瑰丽,到处色彩纷呈,偶尔飘来清香,给人视觉与触觉的微妙体验。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吟诗之余,心中忽觉惆怅,何事勾起了诗人的愁绪?村边的溪桥与高树,看上去是那么眼熟,像极了自己的家乡。乡愁如烟似雾,瞬间弥漫诗人的心头。由悠然愉悦的情绪,突然跌落于低谷。 心情起起伏伏,只因深爱着故乡,思念亲爱的家人。自从家乡山东走出来之后,诗人渐行渐远,再也没有回去过。古代的交通不甚发达,若有尘事,或官事羁绊,家乡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就像隐没于暮色中的山山水水。直至模糊一片,再也看不清,更无法触及。 宦海浮沉,人事沧桑。诗人不由感叹此生身不由己,惆怅与思念交织于一起。 王禹偁曾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等官职。但是,性格决定命运。因为直言敢谏,刚正不阿,一生三次遭贬,最后贬至黄州,在48岁那年客死他乡。他短暂的一生,饱经沧桑,仓促地画上句号,着实悲怆。 秋渐凉,适合徜徉于山水之间。 择一个闲暇的日子,我们去亲近自然,聆听天籁。人生纵有许多的意难平,伤心事,何妨统统放下,姑且不去想。倘若惆怅涌上心头时,那就看看山,看看水,再望望天边的云朵。或许你会释然,会觉得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心底的悲伤也将如潮水般退去。 感谢阅读,敬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zl/15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精读归去来兮辞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素材运
- 下一篇文章: 总投资138亿元五个项目集中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