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潭溪畔、五凤山麓,诞生出一座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传统村落——蓬莱镇龙居村。元至正十四年(年),李大在此据险称帝,竖旗起义,聚集兵众,建寨称王18年,当地民间称他为“草霸王”,他开科取士,封官赐爵,进行反元斗争。因龙为帝王象征,该地遂称“龙居”,延续至今。

如今,龙居村仍存有元朝李大帝都遗址,还有安永德途经该村通往厦门的茶马古道,更有至今香火旺盛不衰的龙显堂、辅国楼等百年古刹。去年2月,龙居村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

龙居村一角

李大遗迹五凤山

龙居村四面环山,龙潭溪蜿蜒绕村而过。村中古宅大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里有一条古老街道,元尚公路穿街而过,每月逢农历尾数一、六为圩日,群众都会自行“赴圩”交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周边村落较为繁华和集中的交易市场。

“时值元朝末年,朝廷腐败,百姓艰苦,李大就带领众人公开竖旗造反,在龙居村大寨林建寨称帝。”村委会主任林木元谈起村里代代相传的故事。

“大寨林,又名五凤山,因绕着主峰的五座小山,宛然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五凤山树高林密,地形陡峭,易守难攻,李大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在这座山山顶上建起大寨,即龙居大寨。”在林木元带领下,记者爬上五凤山。站在山顶,只见峰峦起伏,满目苍翠。天马山像横空驰骋的天马往东方奔驰而去,龙潭溪犹如蛟龙从西边飞舞而来。

林木元介绍,为解决山上用水难题,起义军挖好水沟,用陶制烟囱相接埋在地下作为管道,从对面石架尾山虹吸引水至五凤山上,并在五凤山建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并兴建规模壮观的99间帝殿。虽经几百年风雨沧桑,起义军当年所建的宫殿已不复存在,但地基仍依稀可见。当时的引水管道尚有烟囱残片遗存,李大所坐的“石交椅”也还在山上,成为李大领导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

李大称帝期间还开科取士,封官赐爵,进行反元斗争。他选择在相邻不远的“高平”作为考场,该地因此得名“科名”;又选定今虎邱镇金榜村作为科考后发布科举名次之地,将该地命名为“金榜”。“在村里一些角落,还保留着当时的叫法,如‘军营’‘顶寨’是当时李大防御地,‘库内洋’是李大存军粮之地,‘流民垵’是流民乞丐集中之地。‘少卿’(今虎邱镇少卿村)、‘翰卿’(今尚卿乡翰卿村)等地名,皆因李大屯军或居住地而得名。”林木元说。

近年来,五凤山被列入蓬莱镇乡村休闲度假区规划范围内,将与上智村白头格古民居、温泉村的温泉资源、龙泉溪等进行综合开发,规划建设龙泉度假山庄,兴建植物园、养生健身中心、星级酒店等,形成一个水景、石景、园林交相辉映的旅游景区。“许多侨胞和游人对这一神奇的传说和五凤山之古迹胜境充满遐想。”林木元告诉记者,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登上五凤山,一睹当年“草霸王”遗迹,很多人还喜欢坐一坐当年李大坐过的“石交椅”,体验“帝王”的威武神气。

古刹老松忆繁华

从五凤山下山,记者驱车前往虎冈山麓的龙显堂。沿着水泥道拾级而上,只见龙显堂三面环山,堂后山峦叠翠,泉水清澈,沟上古藤缠绕盘结成桥,人们任意通往,四周香樟古槐参天,为这座雄伟壮丽的祠庙增添无限的光彩。

龙显堂

龙显堂又称为观音圣庙,主奉观音菩萨,兼祀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等。庵堂始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年),至今五百余年。进入龙显堂,可以看到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题匾一方与清乾隆十年(年)安溪知县周辑题匾两方,光绪间大吊钟一口、大花瓶一对。堂内一株树龄多年的罗汉松,四季常青,屹立于内庭院右边。“这棵古松每年长三寸,如遇雷雨天气便矮三分,现在树高25米,枝繁叶茂,是安溪仅有的三圣树之一,另外两棵,在清水岩上。”守庙的老先生自豪地说。

“龙显堂香火鼎盛,吸引着各地信徒到堂供奉神祇。”老先生介绍,特别是农历七月十九日当天,庙内的“五大盘”,恭请神明。这“五大盘”要从堂案桌架起支架至屋顶房梁,在支架上粘贴糕、粿、粽等,祭品直至房梁,场面壮观,令人惊叹震撼。

由于信徒广布,龙显堂在台湾,新加坡的义顺环路,马来西亚的甘密山、怡保律等地建有分炉。目前主殿周边配套有戏台、花草、园林景观等休闲场地,是群众活动比较频繁的一个好去处。龙显堂于年入选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龙显堂不远,还有一座多年历史的辅国楼,坐落于龙居村顶寨角落,土楼内供奉关圣夫子及周仓、关平三将军神像。主体为三层楼房构筑,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当地盛传着诸多关圣夫子、周仓、关平神威显赫,为民排忧解难、治病消灾的民间传说。

楼前有一棵多年历史的常青树,生机勃勃,四季葱茏,犹如一把绿伞,供人观景纳凉。楼前还有一字形排列、形态各异的岩石,吸引记者的目光。这些岩石自然形象,栩栩如生,当地村民以形取名为“袈裟石”“香炉石”“筊杯石”“蟾蜍石”“钟鼓石”等。

曾经的安永德经龙居村通往厦门的茶马古道,似乎还回响着当年的繁华……如今,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不变的是古道上青黄交替的草木、芦苇、野菊花与流水。

农旅结合振乡村

走出辅国楼,记者沿着乡村小道信步而行。如今的龙居村风景清幽,交通方便,教育配套完善,随处可见小花圃、小绿植,为乡村生活增添无限情致。近年来新建的乡村休闲文化广场,还配套有园林景观、健身器材、休闲娱乐等娱乐设施,漫步在广场小道上,空气清新,绿树凉亭,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也成为当地村民散步休闲的重要活动场所。

林木元告诉记者,龙居村还是侨乡,许多村民当年为生计所迫,漂洋过海到异国谋生。小有成就后都不忘家乡,纷纷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近年新修的厚顶宗祠体现了宗亲们的团结,更是注入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精华,成为当地一大景观。同时,还成立龙居林氏员山慈善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

林木元介绍,龙居村之前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村里引进制衣厂、石料板材加工厂、五凤香厂,并且借尚卿乡竹藤加工的产业辐射,许多村民利用业余时间创办家庭式竹藤加工点。更为可喜的是,该村茶叶生产年年增产,改造低产茶园的现象蔚然成风,茶农的收入越来越高,已逐步走向富裕型小康村。

“这些年来,龙居村不仅由传统农业转型至新型农业,还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林木元介绍,近年来,龙居村以入选省级传统村落为契机,结合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联合五凤山、九峰岩等旅游景区,与鹤前村等古村落联动发展。并将龙居村山茶作为一大产业特色,打造生态茶园观光区;同时打造古村文化旅游区、茶马古道体验区、五凤山旅游区等,开展乡村旅游、茶道品鉴、建筑文化、祭祀文化等活动。

“下一步,龙居村将朝着宗教旅游和生态乡村建设发力,把村庄建设成历史风貌完整、生态环境良好的省级传统村落,并以发扬龙居文化遗产为主题,结合五凤山森林公园,打造成集生态观光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名村。”林木元表示。

记者:陈和俐

编辑:陈晓慧

审核:一审|林坤源二审|杨伟艺三审|陈志伟

更多新闻

3-11岁接种新冠疫苗需要注意啥你关心的问题这里有答案

推荐阅读

1.最新!厦门大学通报一上海确诊病例在校轨迹!

2.严查!当场处理......

3.寒冬送暖!安溪法院集中发放救助金28.9万元

分享、点赞、点亮一起来

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zl/1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