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品读

文学的天地

好声音的殿堂

野菊花

作者丨李辞华诵读丨襄儿

初识菊,是在一条偏僻的小路边。

那一年,我上三年级,正值深秋。

细雨,在烟云雾霭里飘着,庄稼的秸秆和紫色的红毛草,在冷雨里瑟瑟着。村庄,田野,都湿漉漉的,冷冷凄凄。

这时候,父亲和母亲,正在南湖牵牛耕地;而我,则被留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我的心,开始不宁起来,窗外,这么大的冷雨,妈妈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呢?

村口,躲雨的农人,正慌慌张张,赶着耕牛,拉着农具,陆续从田里返回来。我就在家里,等啊,盼啊。天,渐渐染上了暮色;而雨,依然一阵紧似一阵地下着。可是,回望村口,望眼欲穿,还是不见母亲他们的身影。

焦急,不安,雾霾一般笼罩在心头。望着簌簌的冷雨,我再也呆不住了,遂头顶雨具,冲出家门,踏着泥泞的土路,向南湖奔去。

南湖,先前的先前,是一片沼泽。后来,潮退了,泥潭变成了沃野。去南湖,须走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掩于荒草,临于野溪,蜿蜒曲折,通向远方,消失在烟云迷蒙处。

小路泥泞。我就走在路边的草丛植被上,鞋不沾泥,轻快便捷。细长的一段小路,野溪清浅,衰草连天,寂寞无言,一任这雨丝在冷风中弥漫。溪水边,三五只鸟儿,静立着,更有那长腿的白鹳,翘首天空,忽见有人,就警觉地展翅飞走了;草丛里,褐色的地衣,肥肥胖胖的,沿着草尖蔓延;还有那一朵一朵的秋菊,头顶着向日葵一般的小黄花,正在这秋雨里欢笑。这些菊花,虽没有城里的菊花,叶厚体阔,朵儿硕大,香絮卷曲,精神水灵,煞惹人爱。然而,它们无声无息地生长在这样的乡野风寒里,偶然路过,依旧能暗香盈袖。

细看这一路的野菊花,它们朵朵开放,星星般散落在草丛里,沟坎旁。冷雨中,虽然眉眼含泪,然而,花心清明,瑟瑟中正抖落着幽香。小路荒僻,少有人走,这些千头菊,多年宿根于草丛水畔,不管世事浮沉,不艾不怨,依旧是年年秋来,我自轻盈,我自香,含笑妩媚于寂寞风雨中。

沐着濡湿的菊香,迎着风雨,我走了很久,才来到了南湖。这时,暮色渐染,天逐渐模糊了。父亲正在从牛身上,解下缰绳,卸下犁具,往板车上搬;母亲则把化肥袋子,还有剩余的农药,收拾,装好,放在篮子里……他们身上,全淋湿了,母亲的头发,黏贴在脸上;父亲的头发较短,沿着发梢正滴水。见我来了,母亲嗔怪道,你看看,下雨了,怎么还往地里跑?我说,我夜想给你们帮帮手。说着,就去扶车把手,肩上套上车拉绳,狠劲拉了几下,车子在泥地里,动也不动……稍许,一切收拾停当之后,父亲就拉着板车,母亲后面推着,我牵着牛,也紧跟着,又沿着那条弯曲的草路,慢慢走回家去。泥路上,车辙很深,但有野草垫着,父亲的车子,在一路菊花的欢送中,走得很轻快。

夜,终于来了。

黑暗笼罩了大地。这时,雨停了,天晴了,星星出来了,它们宝石一般,在广袤无垠的天宇闪烁。小路边的清溪,映出了满天的星光。微风浮动,耀眼的星光,在野菊花的芬芳中摇荡,父亲和母亲的身影,被这璀璨的星光,辉映得朦朦胧胧,斑斑驳驳,和那些闪烁在夜风里的野菊花,渐渐融为一体,正散发着清明的芬芳,艰难的岁月里,幻化成父亲的微笑,母亲的歌。

多年过去了,那清溪,那野菊,还有那红毛草掩映的小路,依旧蜿蜒在南湖的边上。而我的父亲和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然而,每到秋来,我就会想起冷雨风寒中的野菊花来,还有那夜菊香氤氲的星光里,父亲的微笑,母亲的歌……

图摄影:似水若烟

作者简介:李辞华。安徽省利辛县人。职业,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坚信文字温暖人生。喜欢听音乐乱涂鸦。曾发表多篇文章。出版作品集《草丛里的星光》、《樱桃红了》。长期在“利辛县天行健教育中心”枫叶红作文培训班辅导学生作文。

朗诵简介:襄儿。如果襄儿的声音入了你的心,定是将染心的文字诵读出走心的音符,温润了你的光阴,岁月静好,将一份清澈澄明交付给你们。

?编辑:红韵品读(ID:hongyun-pindu)

?原创作品需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红韵品读

主编66

投稿信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zl/1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