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预约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

班昭

班昭(约49年-年),一名姬,字惠班,人称“曹大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中国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女。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班昭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博学高才。汉和帝因赏识其才华,许其供职宫中,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被尊称为“曹大家”。当时每逢世界各国进贡珍贵稀奇之物,汉和帝就让班昭作赋纪念,如《大雀赋》等。其兄班固去世之时,班昭亦承其遗志编纂未完的《汉书》,《汉书》终得以出世。

元兴元年(),邓太后临朝后,班昭参与政事。因她出入宫廷劳苦,特封她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相。汉安帝永初四年(年)十月,班昭始作《女诫》,至永初六年(年)著成。后班昭亡故,年70余岁。

蔡文姬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

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婚后,丈夫王凝之之弟王献之与宾客谈论,词理将屈,谢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议论,发挥王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其谈锋之健不让男子。后在孙恩起义中,其夫与子均被义军杀害,她率领侍女挥刃入敌群,手杀数人。后被俘,坚贞不屈,被孙恩释放,重归故里,一直寡居于会稽。

谢道韫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济尼常称赞:“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从此后称赞妇女超逸脱俗,常用“林下风”比喻。谢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原有集,已失传,今仅存数篇。如《古诗源》收录的《登山》诗,描写东岳景象,颇得自然之趣;《拟嵇中散咏松诗》则带有玄言习气,表现出诗歌题材从“庄老告退”到“山水方滋”之间的演化。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年-年7月21日),复姓上官,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出生于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唐朝大臣上官庭芝之女,唐朝女官、诗人、皇妃。上官婉儿早年受累于祖父上官仪获罪,随母没入掖庭。聪慧善文,得到武则天重用,担任内舍人,通晓文词,明习吏事。年十三,为高宗才人。颇受武后信任,常代草拟诏书。圣历以后,百官表奏,多令参决。中宗即位,为婕妤,专掌制命,进拜昭容,故世称上官昭容。曾劝中宗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臣。又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并为中宗、皇后及公主代作诗。与武三思联结,颇擅权势。唐隆元年(年)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时,为乱兵所杀。

婉儿天性韶警,善文章,所作词甚绮丽,时人讽诵。曾劝唐中宗广置昭文学士,胜引当朝词臣。君臣宴集唱和,代唐中宗、皇后及公主作诗,众篇并作,词旨益新。又代朝廷品评群臣所赋,亦能服人。开元(年-年)初,唐玄宗令集其诗文,编为《上官昭容集》二十卷,张说为之序,今集佚序存。《全唐诗》卷五存其诗32首,多为奉和应制之作,代表作有《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彩书怨》等。其写景记游诗不乏清新之笔。年8月,《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出土。

薛涛

薛涛(年-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国唐代诗人,歌妓、清客、“女校书”,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薛涛幼时随父薛郧仕宦入蜀,遂寓蜀中。贞元初期,韦皋镇蜀,召薛涛入乐籍。贞元五年(年),坐事罚往松州,献《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获归而脱乐籍,居浣花溪。后与历任西川节度使韦皋、高崇文、武元衡至李德裕等,均有唱酬。武元衡(一说韦皋)拟奏其为校书郎,格与旧例未果,然薛涛一时以“女校书”而名动远近。晚年移居碧鸡坊,建吟诗楼,悠闲吟咏,好作女道士装束,与昔日形象判然。于大和六年(年)逝世。

薛涛辩慧工诗,许多诗作托物言志,表达了其追求清俊高洁的情感特征。薛涛因嫌常用的纸张尺幅太大,后指点工匠造出了便于携带和交流且带有个人特色的“薛涛笺”,这一发明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著有《送友人》《题竹郎庙》等。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鱼玄机生平不见正史。尽管鱼玄机名传千古,但因其非官宦显要,正史官文终不能留下片纸只字,其生平传记资料散见于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另外《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和《全唐诗》等书中还存留有相关的断章短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均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其作品有《鱼玄机集》一卷,诗作现存有五十首之多,《全唐诗》有收录。

李清照

李清照(年3月13日—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年)去世。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21]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朱淑真

朱淑真(约~约),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浙江海宁路仲人(海宁简志),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与李清照齐名。

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傅善祥

傅善祥(太平天国官方文书写作“伏善祥”),字鸾史,年生于南京,其父傅槐为清朝秀才,屡试不第,以捐纳得监生,在上元县(今属南京市)任书吏。

傅善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才,傅善祥报名参加女科考试后,高中鼎甲第一名。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傅善祥下落不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