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四/节/气

节气

医院贴三伏贴

红星路那点儿离我们屋头飞远,我们娃儿又不在家,天气又热,没人送我去,我还在纠结啊……

嚯哟!你还不晓得嗦,二医院龙潭院区康复科马上就要开咯!专家些都是庆云院区过去的,有病房也有门诊,离我们好近噢,我们25号一起去哇~

安?那离我们屋头就两站路,我个人也可以去了。你要切哇?叫上我哇!

医院康复医学科

即将在龙潭院区上线!

6月25日还有义诊喔!

夏至小百科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中医养生保健讲究顺应四时变化,夏至开始,阳极阴生,此时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人体阳气。我们可以从四方面加以调护,维护机体健康状态。

起居调养

根据夏至时节阳盛极、阴始生的特点,宜晚睡早起。中午可小憩,缓解疲劳的同时还可避免暑热侵袭。

由于夏日炎热,室内使用空调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以防风热感冒。

温水冲澡可缓解暑热、消除疲劳,清洁身体的同时还有改善睡眠、增加抵抗力的作用。该引起注意的是,夏季不可过于贪凉,适度出汗是解决暑湿很好的方法。

运动调养

夏季运动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此时天气凉爽,可以采用健步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缓和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宜避开烈日炽热之时且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以免汗出太过,损伤阳气,耗伤阴气,且运动后不可用冷水淋浴或冲头。

饮食调养

夏至后天气日趋炎热,容易出汗,饮水较多,胃里的消化液被稀释和相对减少,容易造成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尤其在过食生冷肥甘厚味后,更易损伤脾胃,造成消化不良。

所以,夏至后,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必损伤脾胃阳气,令人吐泻。可食用绿豆汤、西瓜、乌梅汤等用来解暑,但不建议冰镇食用。

夏至时,天气炎热,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需要加强蛋白质的补充;

可适度吃些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

适量增加酸性食物的摄入,以起到收敛止汗,预防出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同时还有生津止渴、健脾消食之功;

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新鲜蔬菜、水果、鱼和豆类食物对身体有益。

精神调养

《灵枢·本脏》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嵇康《养生论》也说过:“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心静自然凉最是保证”阴阳平衡”,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的关键。

中医治未病——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因为此时夏季的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此时可以选择中医学里的三伏贴、三伏灸、三伏针等多种手段来治疗。

三伏天养生降暑饮品

01

三花饮

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花朵做茶饮。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野菊花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烦;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开郁。以这三种花的花朵代茶饮,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需注意,野菊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02

三鲜饮

取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即可。

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是一味清热的中药,生津利尿;荷叶主治暑热烦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这道饮品所需的都是新鲜叶子,故名三鲜饮。做法上,别煮太久,一天喝一小杯,可解暑降火,还能除烦止渴。此外,夏天吃荤腥食物时,将食材用荷叶包裹,不但营养不会流失,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调和油腻感。

03

三仙饮

取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饮汁食豆。

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毒。这道饮品尤其适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疮疖者。但购买金银花时一定到正规药店,切勿买到山寨版的山银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变上火。蚕豆用热水泡发以后更易煮烂。

特色养生治未病

01

三伏贴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而夏天,人体阳气充沛,趁此时机,将中药贴敷于穴位,鼓舞正气,调和阴阳,发挥“缓治其本”的作用,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穴贴主要穴位:神阙、关元、气海、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等。

02

三伏灸

三伏灸是一种在三伏天进行的天灸疗法,它遵循顺时养生,冬病夏治的原理,趁着夏季三伏天自然界阳气大盛,人体腠理大开之时,使用艾灸疗法,可以调理冬季易发的疾病和养生保健。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03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条置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1-3壮。在夏季时用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年,年5.12汶川地震和年4.20雅安地震作为“四川省地震伤员医疗康复分中心”为伤员开展救治工作。现有成员76名,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18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康复医师9名,中医医师9名,中医治疗医师11名。秉承中西医结合康复理念开展康复治疗,其中重建生活为本的作业治疗技术、假肢矫形技术、心理康复技术、职业社会康复技术(包括医务社工)是国内、省内先进的优势特色技术。以中医“治未病”思想及中医五术(中药、针法、灸法、推拿、导引)为主导的的中医诊疗模式,是我科中医治疗的特色。

神经康复:开展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包括帕金森病;面瘫;运动神经炎;偏瘫;言语及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肌肉骨骼及创伤康复:开展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手外伤康复;各种痛症中西医结合康复;

心肺康复:多科合作建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协作基地”,开展重症康复。开展如慢阻肺、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心衰等疾病心肺功能康复。

烧伤康复:与烧伤科合作建立了“四川省烧伤研究所烧伤康复研究室,开展成人及儿童烧伤康复。

中医治未病及健康管理:包含妇科调理、肥胖管理、中医体质及经络检测、中医五术(中药、针法、灸法、推拿、导引)为主开展亚健康及病后人群中医特色调理治疗。

开展特色诊疗:

1、失眠调理(手法、针灸、音乐疗法、香疗、药枕);

2、肥胖调理、产后及病后体虚调理;

3、胃肠功能紊乱;

4、妇科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子宫肌瘤、盆底康复等);

5、脊柱调理;

6、特需治疗体验。

咨询电话

-

排版:李劲松

文字来源:张鑫(康复医学科)

图片来源:千库网康复医学科

预约挂号请长按识别

医院小程序

预约挂号电话

-(庆云院区)

-(龙潭院区)

-(草市分部)

门诊咨询及投诉电话

(工作时段)

医院24小时投诉电话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