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期间,天地能量积蓄至盛满。

“满则溢”的规律性体现在身心的各个方面,

因此,本节气的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气候炎热,湿度增大,到处被湿热或燥热之气包围,

火德能量开始进入尾声,土德能量上升,

汗水外泄,耗气伤津,令人倦怠。

北方雷雨、阵雨不断,南方则梅雨连绵,

湿热之下,令人萎靡不振,

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

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口舌生疮等症状,

还易尿频、尿痛等。

此时养生,重点防止“湿邪”入侵,

宜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以减少疲劳感。

衣衫要勤洗勤换。

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

使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一点,

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

因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这段时间阳炁(气)最盛,

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可以适时采用药浴。

(一)

身识养生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芒种

运主:主少阳三气

坐功:每天3~7时之间,起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胸前上提,手心向上,然后外旋,向上托起,两臂伸直,手心向上,十指尖朝后,腹向前挺,背向后压,头后仰,目视双手,略停数秒,双手经体侧徐徐下落。

如此反复做35次。最后做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主治:腰肾蕴积虚劳,嗌干,心痛欲饮,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上咳,吐下,气泄,身热而脘痛,心悲,头颈痛,目赤。

其实,在“太极修身”这套方法里,

凝聚了很多古代身识养生精华内容。

例如,在太极修身第六式“神龙探爪”中,

与上述芒种导引式就有类似的姿势,

都是翻掌尽力往上举,

以此来调节体表的经络。

借芒种这一时间点来练习这一式,效果更佳。

(二)

口识养生

芒种宜食

芒种节气要注意清热祛湿。

宜食健脾清热祛湿的食物,如荷叶、荠菜、白茅根、芦根、茯苓、冬瓜、西红柿、西瓜、木瓜等。

食用凉性蔬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蔬菜类如苦瓜、黄瓜、西红柿、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是上乘之选,主食类多食稀饭(粥)与面食,如绿豆稀饭(粥)等。

桑椹小偏方:

(1)鲜黑桑椹30~50克,水煎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

(2)取新鲜熟透的桑椹克,米酒毫升,浸泡1~2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可用于贫血或关节炎的辅助治疗。

(3)桑椹、蜂蜜各适量,将桑椹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眩晕、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

(4)桑椹50克,冰糖20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桑椹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燥。

养生粥品(1)养阴生津:瓜族当家

饮食调养:宜进食养阴生津食物,如白茅根、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

药膳推荐:丝瓜粥

原料:鲜丝瓜1条,粳米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鲜丝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粳米放入锅内,鲜丝瓜切成长2厘米、厚1厘米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2)清热祛湿:淮山、茯苓

饮食调养:宜多吃健脾祛湿之品,如淮山、白术、茯苓、绿豆、冬瓜、木瓜、椰、香瓜等。

药膳推荐:四神汤

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莲子(或党参)和芡实(或薏仁),

是食补的最佳药膳,可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强化体质,消肿利尿及养颜美容,适合肠道机能较弱的人以及产妇和术后者的调养。

与富含淀粉及纤维的栗子一起煮,还有帮助消化的养生功效。

养生饮品

芒种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水外泄,易耗气伤津,故宜多饮茶。

苦瓜蜜茶:

原料:苦瓜干2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苦瓜干放入杯中,冲入毫升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加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降血压。

决明菊花茶:

原料:决明子35克,野菊花10克。

做法:将决明子研细,和野菊花一起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降压。

五味枸杞饮:

原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入白糖,搅匀即可饮用。

功效:滋肾阴、助肾阳。

适用于“夏虚”之症,是养生补益的有效之剂。

饮食禁忌

芒种期间,饮食强调清补,勿过甜过咸,

主食以稀为宜,蔬菜以瓜类最佳,

少食会加重湿热的蔬菜水果,

忌食过于生冷寒谅之物。

古人所述的饮食禁忌:

韭菜

除热下气,益阳止泄,

春食香,夏食臭,冬食动宿饮,

五月食昏人乏力。酒后忌。

以上内容选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夏》 

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著 

每一次的随手转发与点赞或许就能点亮一个生命!

编辑:大赵美编:清风

推荐阅读投资少回报高的养生妙招这位85岁的幸福老人,如何做到“逆生长”?

谈癌不必色变——一位中医师及家人与癌共处的十年

脊柱对心身健康的重要性超乎您的想象(附简易方法!)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道德是医学的灵魂!

源于伏羲,黄帝与老子的养生理论

德慧智微课课程上线了!

中医元典《黄帝内经》中指出: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

“德”并不仅是西方哲学简单定义的,

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

只是一种品质与品格。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

丢失了道德能量的滋养,

我们也将失去身心健康!

“打开健康之门“课程

以道德能量为养生总纲

将养生融入饮食起居

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

欢迎扫码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