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和自然界的四季是相应的,善于养生者会根据四季的变化来养护五脏六腑。

许多人都知道春季要养肝,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说养肝没有多大效果,还是经常出现口干、口渴、目赤、烦躁易怒等肝火上炎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肝火上炎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的肝火,我们称之为“虚火”。

这种“虚火”不仅仅是肝的问题,和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的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肾属水,春季正是肝木生发的季节,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就会导致肝火上炎。

中医的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三月,此乃闭藏”,此时主要是养肾,如果冬三月没有注意养肾,肾阴(肾水)不足,到了春季肝气生发的季节就会出现肝火上炎。

或者本来就是肝肾不足之人,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肝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肾阴不足的问题,到了春季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虚火"。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在这个季节出现肝阳上亢、虚火过旺的情况。所以春季要养好肝,必须冬季要养好肾,养肾是养肝的基础,养肾就是养肝(肝肾同源)。

而“实火”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容易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日久化火则出现肝火上炎的表现。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喜食辛辣、暴饮暴食、肥甘厚味等也是导致“实火”的原因。

那么“实火”和“虚火”怎样区别呢?下面简单的加以介绍。

“实火”的常见表现是:目赤肿痛,眼屎增多,耳鸣声音较大如火车轰鸣,鼻和牙龈出血,口干、口渴,两胁灼痛,尿少、色黄,便秘,舌红,苔黄。

“虚火”的常见表现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眼花,耳鸣声音尖细如蝉鸣,两胁隐痛,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

日常生活中如何调理肝火旺呢?如果已经出现肝火旺的情况,则不宜食用升发肝阳的食物,如黄鳝、狗肉、鸡肉等。宜吃芽菜,如黄豆芽、绿豆芽、香椿芽等时令蔬菜及山野菜等,可清肝火,发散陈积。

下面介绍几款食疗方

01决明子野菊花茶

决明子和野菊花适量(根据个人口味,如果太苦就少放)早晨用开水泡好,可以喝一天。这个方适合“实火”者,可以连续喝几天,直到火下去就可以了。

02枸杞子菊花茶

这个方是清“虚火”的。枸杞子15克,菊花5克,放在一起泡水喝。注意这个不是野菊花,而是一般的菊花,杭白菊就可以。因为野菊花是清肝脏“实火”的,对于“虚火”我们用菊花就可以。

03桑葚

春天是桑葚上市的季节。桑葚味甘,性微寒,入心、肝、肾经,能滋阴补血,润肠,填精益髓,补充肝肾不足。对于“虚火”旺者可以食之。特别是老年人肝火旺便秘者食之较宜。

END推荐阅读您的颈椎健康吗?如何防治颈椎病“春分”食物药饵养生:滋阴润燥,舒心安神经常打嗝不止怎么办?教你几招德方兴本草∣一个有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