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如果一个孩子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那即使这个孩子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上帝让你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所以请记得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

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习总书记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上下滑动

更多精彩

关于洋理德

中国唯一致力于培养幼儿领袖品质的全国连锁型幼儿园,借鉴了西点军校、伊顿公学的核心理念,是专为“成功人士”培养后代的训练场。

请猛戳右边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白癜风土方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