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童趣
夏日童趣 “野菊花,黄泥巴,草堆围成一个家,前院妹妹后街娃,难忘儿时过家家……”炎炎夏日,听着这首动人的《过家家》,我的记忆便扇动着翅膀,山一程、水一洼,飞回了那个久远的童年。 土墙泥的矮屋,半人多高的篱笆院,村后的田地垄,河边的茅草坑,瓜干咸菜常年伴,一家办喜事,全村紧张罗……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大人们常为生计愁眉不展,可我们一群小孩子,不识什么是愁滋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在“儿童的王国”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那时我每天吃完饭就跑出去,带着村里几个男孩到处打游击:跑到河边树林里挖蝉蛹、捉螳螂,去荷花塘里摘荷叶当帽子,用芦哨吹跑调曲,笑坏了同行的小伙伴……一直玩到太阳西下,家里人满村喊着乳名,招呼着回家,我们才会散场。 夏季,可是我们小孩子的快乐季。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在一帮孩子中,有男孩,也有女孩,我年龄最大,他们都要听我指挥。在村头的树荫下,我拿树枝画一个大圈,圈子里就是家。我给他们分工,大虎子当爸爸,小英子当妈妈,其他的两个当孩子。我还给他们规定:爸爸要下地去干活,妈妈在家做饭。年龄大点的建国和爸爸下地干活去。 爸爸带着孩子在土堆上挖地。妈妈就开始准备做饭,几束青草和杨树叶就是青菜,用红砖头的碎渣当成是猪肉,鱼、馒头要用黄泥现做,手巧的妈妈,还在黄泥里包上树叶,做成饺子。孩子要在一边和泥当帮手。 厨具、餐厅都很原生态,放两块石头,中间横放一块铁皮,这就是锅灶;把十几块砖头放在一起,就是桌子了。爸爸回来了,也不能闲着,要挖一些土加上水当猪食去喂猪,那头猪吧嗒吧嗒地吃得很香,我们看了都笑得岔了气。 饭做好了,一家人开始吃饭。只有爸爸开始吃了,孩子们和妈妈才能吃,吃饭的时候还不能说话。我们玩的过家家也是很有创意的,我会经常给他们变换一下地点和场景,那一帮孩子各显神通,角色演得越来越像,游戏用的道具,也由替代物变成了实物。 有一次,我们在河边玩过家家,轮到大军扮演妈妈,他的孩子生病了。妈妈为给生病的孩子增加营养,把家里的小铁锅拿了出来,还偷了两个鸡蛋,真拿柴草烧火。那次我客串了一把生病的孩子,吃上了半生不熟的鸡蛋,大军为此挨了他爹一顿胖揍。 下地、做饭、喂猪……这些都是那时农村真实的生活。在简单快乐的玩耍中,这些自然的模仿和情景再现,让我们从小有了家的概念,感受到了生活的辛劳,享受着严父慈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也渐渐长大。虽然无情的岁月带走了许多记忆,脸上也增添了许多皱纹,但难以消蚀曾经拥有的夏日乐趣,也难以抹去灵魂深处的乡愁,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天再高,地再大,月儿圆了就想家,常在梦里回故乡,村口站着小二丫…… 作者:鲁墨无华 创意|王永萍 审核|王川 主编|马雅虹 编辑|文勇 制作|王思源 邮箱|Wenyong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y/10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喝完菊花茶会拉肚子可能这两类人不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