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时间好不禁用,暑热退,凉风起,原来,进入仲秋时节只需一个转身的功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长天秋水,新月如钩,白露泠泠,秋天,真是一个梦幻的时节,简直美得像童话一般。清风白露,岁月绵长,仲秋时节,读古诗词,遇见时光里的暖。

01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感悟:秋风起,秋草黄,秋露泠泠,又是一年秋来到。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在外地任职的诗人,在这个冷落清秋诗节,愈加思念故园的亲人们,有什么能比得上手足情深呢?诗人闲居的时候,就在芭蕉的叶子上独自题诗,用来消遣孤寂的时光,以解思乡之愁。谁人无事种芭蕉,不雨亦潇潇,更何况是在这白露泠泠的清秋时节,那缕淡淡的乡愁又悄悄地涌上诗人的心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令近深秋,天渐凉,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愈切,因为只有家才是温馨的港湾。

02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宋.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感悟: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西坠,白露湿衣,清风漫漫地吹散朝霞,这是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水墨画。年华易逝,青春易老,匆匆就是那年,又是一年的白露时节,旧地重游,诗人不免戚戚焉,似乎就连鸟儿的啼鸣都是在怨恨那韶华易逝。秋凉的夜露消除了残暑的余热,徐徐的晨风吹散了朝霞。诗人站在绿杨堤畔,记起那年买酒路过此地,曾经欣赏过满池的荷花。如今,白露时节又相逢,看着这池中的荷花,仿佛故友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禁不住高兴地问池中的荷花:你可还记得,去年在此买酒的我?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时令催人老,且行且珍惜。

03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唐白居易《晚秋夜》感悟:白露节气,清秋泠泠。碧宇澄澈,朗月当空,夜深人静,月光下的诗人形单影只,显得如此的落寞孤寂。疏篱旁的菊花还在开放,寒井边已经落下了许多梧桐树的叶子。晚秋时节,北雁南飞,夜长昼短,邻居的鸡啼鸣声都已经推迟了时间。诗人久久地徘徊在庭院中,似有所思,秋风拂过,树上的露珠洒落下来,打湿了诗人的衣襟,袭来一阵凉意。月华如水,残菊疏篱,衰桐寒井,塞鸿飞急,永夜鸡鸣,更深露重,寒气袭人。这是一个皎洁华美寂静无声的晚秋夜,明媚晴朗,宁静深邃,与诗人而言,又是如此的清冷寂静。

04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宋陈与义《秋夜》感悟:夜深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中庭,庭院月色溶溶,更深了,露水开始降落。时光总是匆匆,害怕秋天也会很快的离去,祈求西风不要那么快的就把黄叶都吹尽,没有了它们,我去哪里聆听阵阵秋声呢。白露洗空,秋夜爽朗,幽清寂静,更深露重,诗人徘徊在庭园里,衣服已经被夜晚的露水打湿了。瑟瑟秋风,似是悲秋,但在诗人这里却没有一点颓废之意,充满了怜惜之情,不舍得秋天匆匆离去,多么希望秋天的脚步慢一些。白露纷如雨,林深落有声。蝶沾裙绣湿,花濯粉光明。屈大均笔下的《白露》真美,虽然隔着遥远的时光,读者依旧能够感受闪着洁白光芒的露珠带来的深秋的泠泠寒意。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暑已退,秋渐凉,白露冷,清风爽,晚霞明,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晚秋。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晶莹剔透的露珠纤尘不染,生动又丰盈,只是属于它的光阴是如此的短暂,短暂到只有清晨,没有傍晚。人生也是如此,时光转瞬即逝,那些逝去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唯有且行且珍惜,才不会被辜负。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清风白露,又是一年秋好处,愿你时光静好,岁月从容,幸福绵长。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yy/1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