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体作文的奇葩

文/朱伯荣

这里说的“奇葩”,是指近阶段高考作文中的优秀记叙文,并无嘲讽之意。

纵览年以来我国高考作文题,体裁由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兼有,到叙述类、论述类交替,到20世纪末期的“话题作文”,以至21世纪以来演变为新材料作文题为主,要求写论述类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教育三个“面向”方针的一步步落实的体现。而横观一些发达国家,高考作文的文体都比较突出论述类。如新加坡、美国、法国等,都规定高考作文只能用议论文来写。与这些文化教育与经济建设比较强的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一个时期内高考命题有点纷乱的情况也正在逐渐改变。

回顾全国大陆的高考,年的18个作文题当中,三分之二议论文、记叙文皆可,三分之一必写议论文;年的15个作文题中,6个议论文、记叙文皆可,而必写议论文是前者的一倍半;年9个作文题中,只有一个文体不限,8个必写议论文;年的9个中,教育部的试点省市上海与浙江以及全国卷Ⅱ的3个作文题,都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其他6个“不限”。从上述统计中可见,我国高考作文文体虽在规定性方面有迂回、调整,但总的导向不言而喻。

我国大陆高考作文尚未明确规定一律写议论文,主要因为近阶段“高中语文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全线崩溃!”(年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第11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语),高中生议论能力普遍不强,高考作文只能还允许写叙述类文章。

当然,也有一些命题人担心一旦硬性规定必须写议论文,会引起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反弹。从高校选拔新生的角度看,若规定一律写议论文,大部分考生写得不像样,得分都很低,也拉不开差距。同时,也不利于调动高中语文的教与学的积极性,课改的阻力会更大。

就目前形势而言,通过高考作文的命题,不动声色地让训练有素的优秀高中生提炼思想、发表看法,同时允许写作能力欠缺的一部分考生继续写记叙文,这样的处理比较合适。但是,阅卷者的阅卷任务与阅卷速度要求还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考生即使写作记叙文,也要写得适应高考阅卷速度较快、评判有大体标准的特点,所以最好也采用“三M法”的结构来写,即在事情的起因部分明确写出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中间部分写明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那样发展,最后写明这件事的结局“怎么样”(是“怎么办”的)。世间的事物,客观上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若能写出其中的逻辑联系,那也就能成为比较优秀的记叙文,也符合阅卷者点开作文卷第一期待“这篇作文写了什么”、第二期待“到底写得怎样”的心态。所以,纵然虑及可能写不好议论文(而采用记叙文体裁),也要努力使自己的(记叙文)答卷写得优秀。

下面结合一个高考作文真题与记叙文答卷来具体说明。

高考作文真题(年全国卷Ⅰ;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广东、安徽、福建)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60分)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分作文:

逃学记一考生

深秋,野菊花喷了一地,风一吹,香飘四溢。

我却在蓉水河畔彳亍着,楼下张阿姨一眼就看到了我,朝我大声说:“小龙,你不去上学?”我强忍着泪水,看着远处的柳树,还有干涸的河水(应为“河床”)。

是的,我逃学了,这是我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我该怎样告诉我的父亲,我的母亲?

(这篇记叙文开头部分的这三段,写出了事件的起因:“我逃学了……”即概括说明了主要事实“是什么”。)

其实,我不想逃学的;只是新来的英语老师她太瞧不起我,一次又一次羞辱我,说:“你这成绩与第一名比,相差快70分,严重拖了班级后腿!”这次考试,我虽考及格了,可还是令英语老师失望了(“了”字赘余),她把我的试卷揉成了团,当众让我难堪,(应用句号)我心里憋得苦,我(“我”字赘余)立即想起了原来的王老师,他(逗号应为句号,“他”应为“王老师”)从不骂我,从不瞧不起我,更不会用各种方式来羞辱我;考砸了,王老师会安慰我,说:“不要紧,语音这东西,积累多了,自然就会好的!”正当我对英语有兴趣了,成绩有点进步时,却换了老师,唉,真倒楣!

我真的不是逃学,我是想在河边透透气,理理纷乱的思绪;晚上,我回到家,却遭到父亲的一顿痛打,“为什么逃学?”“没出息!”我在打骂声中晕了过去。

我醒来后,觉得浑身皆痛,昏黄的灯有气无力地亮着,家里死一般地静,母亲倚在墙壁旁啜泣着。我后悔了,第二天却说病了,没去上学;第三天,我还托身体疼痛,也未上学。母亲急了,忙向我跪了下来,哀求说:“孩子,去上学吧!”

我坚决地摇了摇头,决意不上学了。

(四至七段具体记叙、描写了自己“为什么”“逃学”以及父亲的责打与母亲的“啜泣”与“哀求”。这些内容约略等同于记叙文中“事情的经过”的要素。)

日出日落,我每天到河边走走,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来。一天,一个熟悉的身影,早已在家候着我,他是王老师,(应用句号)母亲说:“王老师来看你了,还不进来?”王老师拉着我的手,让我进来,然后和我说了许多话,最后他给了我三盒英语磁带,还给了我一罐酸菜鱼,那是我的最爱,王老师说:“明天起,来学校吧!”眼泪再也止不住从我眼眶里流了出来,我点了点头,送王老师到了楼下。

路上的野花仍喷满一地。我走进教室,桌子上摆着一朵洁白的野菊花,野菊花远远地便对着我笑,同学们说:“王老师又回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一直都想着你呢!这花是王老师送给你的。”我心里感到了无边的温暖,两颗滚烫的泪水不经意地落在洁白的花瓣上。

(最后两段具体记叙、描写了事情是“怎样”转化而得到解决的:王老师家访送温暖,消思魔,解疙瘩,“我”重回亲爱的教室。这两段其实记叙了“逃学”以后“怎么办”的,也即写出了“事情的结果”。)

总评:

本文记叙的线索清楚。第一部分说明主要事情“是什么”,中间部分记叙“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结尾描写“怎么办”了之后,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这样的作文,还是符合“三M法”,贴近阅卷者的阅读期待的,也便于快速浏览与合理打分。而且,具体的记叙、描写也经得起推敲,经得起专家组的评审,因而得到了高分。

文章在记叙中结合描写,所写到的六个人物,由于描写具体,人物的性格都得到了较为生动的展现:“我”有上进心,自尊心较强,痛定思痛后,能改正错误;张阿姨心直口快,关心人;英语老师置教学规律与教育的实质于不顾,只想自己任教的班级平均分领先(以便获得更多的利益),她私心重,常批评、指责与羞辱后进生,极其不称职;而王老师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父亲比较简单粗暴;而母亲对儿子的学业爱莫能助,哀其不争等。文中对于野菊花的描写,不仅使结构前后呼应,而且给全文原本有点哀伤的内容带来了亮色。由此看来,本文不失为一篇比较优秀的复杂记叙文,达到了教学大纲对高中生记叙文的写作要求。但从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看,只是达到了高一年级的要求而已。

朱伯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孩子得了白癜风
急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pz/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