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心溢菊香,人醉重阳
南雁归秋,芙蓉舞秋, 黄菊醉秋,飒风迎秋, 再逢金秋,又遇重阳。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重九节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如今,不少人仍有重阳登高、吃重阳糕的习俗: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以“吃糕”寓意“登高”;在陕北,农民们白天忙于耕种,夜晚登山,顺手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头上,以之辟邪。 我校金帆舞蹈团重阳节慰问演出 “九”是一个吉祥数字,与长久的“久”同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都透露着浓浓的思念之情;在中国文化中又有长久,长寿之寓意。自年起,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敬老爱老,百善孝为先。 重阳节,不仅是对中华博大精深文化“孝道”的传承,更是对爱老敬老的民族精神的实践与发扬。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我校志愿者服医院进行临终关怀志愿活动 节日是文化的传承,节日更需要仪式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尊老敬贤,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地见之于行动”。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将“尊老敬老”落在实处、暖在人心,成为我们的榜样。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脚步,将这种美德继续传承。 编辑:北京师大附中团委宣传部新媒体工作室梁思地 撰稿:北京师大附中团委宣传部文宣处杜姝淼 北京师大附中团委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pz/7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徒步驴行最美,不是一瞥的初见浙
- 下一篇文章: 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扬端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