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等到明年的梨花绽放,苏家位于玉肖(玉成至肖公河)路旁的土坯房四合院就已经被拆除掉了,以后这儿将会是一条笔直的大道。

房子还沒有拆除前,年过六旬的男主人心急火燎的把儿女召集回家,一家人围坐在堂屋里,杀鸡杀鸭,和和美美、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散伙饭,平日滴酒不沾的女主人也破例端起了酒杯。

酒足饭饱,一家人聚集在院坝内合了一张全家福,就算是对老房子,对曾经相依为命的一段时光,做了一个简单的交代。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在附近一所学校教书,平日两老口没事的时候就守在门口,看核桃树、樱桃树、梨树、桃树,开花、结果。小院的一侧是当地很有名的面房,主人姓陈,人们称他为挂面匠。

面房的手工面很有名气,煮好的面条有嚼劲,而且汤不浑浊,连简阳知名的馆子都要过来下订单。

小时候我经常背麦子去粜面,饿了就捡起挂面架下的面条嚼一口,入口咸咸的,印象很深刻。

挂面匠包面的纸,一般选用废旧的报纸包面,那时候报纸还是稀罕物,每每下挂面时,父亲总会把包挂面的报纸收起来,让我阅读,而我阅读的兴趣也正是缘于此。

面房先于小院拆除,或许是故土难离,挂面匠住街上的时候总会隔三岔五的回来看看,有熟悉的人路过,他总会盯着别人使劲的看,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后来,挂面匠搬到简阳去住了,回乡的时间就少了。有一次我与女友经过北门立交桥时,发现有一位瘦削苍老的老人一直盯着我们,女友轻声说,好像挂面匠哦。我们走到人民公园门口,回头望了一望,发现挂面匠仍站在桥上打望着我们,夕阳下他的影子非常模糊,我相信他的记忆一定很清晰。

苏家与挂面匠相邻多年,邻里之间虽无太多的往来,生活却各得其乐。

春天桃花盛开,一地粉红的花瓣飘零于院落门口、马路上,以及马路旁的古井里,而挂面匠的机器却不懂得四季的变迁,依旧玩命的轰鸣着,似乎与春天格格不入。

挂面匠一生只做手工挂面,结识的都是附近的草根百姓,据说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成绩非常优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没有考上中专,一直让人扼腕。小女儿比我要小一些并不相熟。苏家一直以种地谋生,一双儿女相当有出息。面房坝因面房而出名,玉成桥到肖公河的必经之地,路旁有一口井,井深水甜,用井水泡野菊花不用放冰糖。

赶路人口渴了,放下挑子,趴在井口,将竹竿使劲挏入井中,然后,轻轻提起,瞬间,晶莹剔透的井水溢满了青绿色的竹筒,轻轻一吹,清冽的水面晕开一层粉色的涟漪。这是一口有回忆的井,只须轻轻的对着竹竿,甘醇的泉水就顺势流入了五脏六腑。

吹面不寒的季节,三两枝桃花怒放在井边,迎风摇摆,徐徐飘落于地面,似一幅落樱缤纷的画卷。花瓣跌落入井中,煞是可爱,惹得乖巧的女孩儿在井边顾影自怜,颇有几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韵致。

善良的老人生怕小朋友们出什么闪失,用竹篙使劲拍打着门口的洗衣板,催促孩子们尽快离开。

自从女儿、儿子参加工作后,立于马路旁的小院却冷落了许多,只有女儿女婿回家过周末的时候,小院才又恢复了几分勃勃生机。女主人善良而勤快,系着围裙把院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丝毫不会因为是草房而颓废。距小院几十米的地方,女主人种的萝卜、大葱正散发着葱绿的光芒。男主人不知是什么原因,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的,不怎么利落。忙完了地里的农活,他就会抝着一根烟管,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街上喝喝茶,打打小牌,日子虽然过得不紧不慢,倒也算惬意。闲瑕时,女主人会把所有的时光都打发在鸡生鹅鸭之上,无论是端午、中秋还是春节,儿女都能够吃上老人放养的土鸡土鸭。在小院里住了几十年,如今说搬走就搬走,老人心中还是有几些恋恋不舍,在街邻八队忙碌了一辈子,除了养育一对儿女外,唯一的财产就是这座四合院里堆放的坛坛罐罐了。

西一线是空港新城未来建设的大动脉,事关整过玉成的发展大计,两位老人尽管有些故土难离,最后还是选择了尽快搬离,他们说,穷了那么多年,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耽误了大家的发展。和许多拆迁户一样,小院拆除后,不能立即住进安置房,老人最好的选择就是到儿女那里去暂时过渡居住。人倒是走了,一手一脚购置的家俱又该何去何从呢?省吃俭用、含辛茹苦购置的家俱,哪一件不是老人的心肝宝贝?为了处理家俱的事,两位老人商量了又商量,就像送儿女出远门一样。儿女出远门总有归家的时侯,而这些家俱走了却再也回不来。最后,男主人决定在香烟盒子的背面,写下了处理物品的广告。接连几天,老人的心一直在纠葛之中,就像当初给儿女物色对象一样,生怕这些家具落到不善之人的手中。无意中与老人聊起拆迁,老人却欲语还休,以前出远门,不管有多久,最后都要回到小四合院里。

这一次离开,却再也回不来了,老人不善言辞,言语间的感伤依旧触手可及,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最为淳朴的感情!

相比而言,挂面匠的离开就从容了许多,处理完机器后,所有的家俱装了满满的三车,油门一踩,飞也似的奔赴下一个生活的地方。据说,以后这儿将是空港新城货运干道“西一线",待绛溪河大桥通车后,从这儿到三岔不超过十分钟的路程。

面房拆了,小院拆了,曾经的生活印迹留在记忆深处,融入了未来的生活画卷!

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juhuae.com/yjhpz/14309.html